2024年12月18日,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在24号楼347办公室开展了主题为“深化课程思政,提升教学质量”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由张晓妍老师主持,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研室全体同仁参加讨论,共同探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应用服饰艺术概论》《应用妆饰艺术概论》和《前沿美容美体技术》三门核心课程中,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活动伊始,张晓妍首先介绍了当前高等教育中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根据当代教学改革对课程思政培养的要求,人物形象设计高职专业也需要再课程标准制定、课程内容、教学实施等各个环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政内容融入专业课程是新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对于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具体课程的课程思政融入,教研室的老师们一致认为在理论课程,或实践课程的理论部分以及任务设计部分,较为适合切入课程思政建设内容。江洁老师、宋晓蕾老师和沈文科老师分别就《应用服饰艺术概论》《应用妆饰艺术概论》和《前沿美容美体技术》三门课程的思政融入进行了详细探讨。老师们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案例和活动设计思路,如通过案例分析展示中华传统服饰文化的魅力,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通过大学生创新项目和参加传统文化主题的设计比赛等活动鼓励学生思考中国文化元素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并投入实践,在心里种下一颗热爱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种子。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整个研讨过程中,教研室的老师们结合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中高贯通的人才培养要求和属性,围绕课程思政的具体实施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课程思政不仅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更是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说,老师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 案例教学:通过引入经典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理解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观念。例如,在讲解服饰设计时,可以结合中国传统节日的服饰演变,引导学生思考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2. 实践活动:组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参与社区服务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中华文化的魅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在课余时间前往上海城市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广富林遗址公园进行考察,并撰写心得体会。
3. 专题讲座:邀请行业专家或学者开展专题讲座,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拓宽学生的视野。例如,可以邀请国内一流院校的健康管理教授、企业专家、知名设计师来校讲述自己的职业经历和专业理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4. 小组讨论: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例如,可以围绕“如何在现代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这一话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通过此次教研活动,老师们对课程思政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为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专业团队成员互相鼓励,继续积极探索和实践,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物形象设计人才贡献力量。此次教研活动的学习交流,使得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老师更为重视课程思政建设。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专业将继续深化课程思政,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