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深入贯彻全国及上海市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构建课程思政高质量发展体系。近年来,获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9门、课程示范团队11个;建设校级重点改革领航学院2个,特色改革领航专业5个,校级领航课程108门。不断强化领航学院辐射效应、夯实领航专业育人根基、发挥示范课程标杆作用,系统推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深度融合。为充分发挥领航学院、领航专业、示范课程的引领作用,展示学校课程思政建设阶段性成果,特推出课程思政领航系列专题展示,持续分享学校课程思政优秀实践和案例,共享经验和智慧,以进一步推动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于2021年入选成为校级课程思政领航学院。学院积极探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顶层设计,以“价值引领+专业融合+数字赋能”为核心,打造“战略协同化、机制闭环化、育人生态化”的创新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型商科人才。
一、系统设计,统筹规划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在战略层面,学院聚焦数字化与跨域协同两大驱动力,从三个层面做好顶层设计。一是注重专业融合创新,通过标杆课程建设,将职业伦理、国家安全等思政元素深度嵌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并开发前沿行业案例库,强化学生的价值塑造。二是强调跨域协同育人,搭建跨学科、跨文化、跨行业资源平台,构建“理论+实践+服务”融合生态,推动产教融合与国际化协同,拓展育人维度。三是聚焦社会服务赋能,依托乡村振兴等实践基地,将课程思政与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有机衔接,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精准对接。
在机制层面,学院于2022年成立课程思政专项教研组,由学院班子成员任组长、副组长,成员由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学工团队组成,统筹推进“一专业一特色”建设。制定《经济与管理学院课程思政工作细则》,将思政元素纳入教学大纲修订、教材选用、教案评价全流程。建立“制度-监督-评价”全链条保障体系,实施动态质量监控机制,保障教学质量。创新多维评价激励体系,将思政成效纳入职称评审与教学竞赛,激发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
在技术层面,学院打造商科课程思政数字化范式。构建“平台+资源+指标”三位一体数字体系,开发集成案例库、虚拟实训的高访问量数字化平台,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教学资源。建立可量化的课程思政评价指标体系,通过数据监测实现精准优化,形成可复制推广的数字化转型方案,提升课程思政的实效性。
二、多措并举,积极打造课程思政建设新范式
1. 加强团队建设,不断提升教师育德意识与能力。学院注重课程思政团队建设,通过组织开展教研活动,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学院定期组织课程展示、案例分享及教学方法研讨等,每年覆盖教师超80人次。针对全英课程及留学生教学,注重思政元素融入,传播知华友华理念。还通过开展校企共建支部活动、走访校友企业及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举办课程思政案例竞赛,进一步推动专业教师精进教学,参与社会服务,指导学生创新项目与竞赛。这些举措有效提升团队育德能力,确保课程思政落地生根。
经济与管理学院举办首届课程思政优秀教学案例大赛
精心打造多层次示范课程,形成系统化课程思政体系。学院围绕通识类、专业教育类和实践类课程,精心打造多层次示范课程,确保思政元素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一是注重发挥通识课程的价值引领作用,遴选多门课程作为示范标杆。二是聚焦核心专业,建设示范课程。学院聚焦国际商务、电子商务、信用管理等核心专业,建成3-5门示范课程,推动思政教育与专业知识的深度融合。三是依托校企合作与劳动教育基地,建设多门实践类示范课程。学院将课程思政延伸至实践教学,《茶文化节实践课程》《乡村振兴实践》以大团镇乡村振兴实践基地为依托,融合创新创业与传统文化教育,通过组织师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与社会责任感。
乡村振兴社会实践(组图)
3.推进教改等项目研究,为深化课程思政注入持续动力。学院依托课程思政专项教研组,开展多项教改项目研究。围绕电子商务专业,建成“电子商务思政领航专业”课程网站,开发数字化赋能的专业课程思政体系,确保思政内容精准融入课程。2023、2024年连续举办“FutureReady Initiative”训练营,吸引200余名师生参与,探索创新创业与思政教育的结合路径。还连续三年主办“云丰杯”全国绿色供应链与逆向物流设计大赛,推动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融合。
三、硕果累累,学院课程思政建设成效显著
1.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潜移默化。学院实现课程思政100%专业覆盖,建成国家级、市级立项课程近20门。其中孟琪负责的《物流法规》、羊英等负责的《电子商务安全技术与管理》获2022年上海高校党史学习教育与课程相融合示范课程认定,孟琪、郑国娇、潘海兰、刘岩等负责的5门课程获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认定,2个团队获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团队认定,尉芳芳老师获“智慧树”杯一等奖,6名教师获二等奖,彰显课程思政的实践成效。
2.课程思政成果应用获得推广。学院编纂《课程思政教学指南》,收录“跨境电商中的文化自信”等优秀案例,同时举行课程思政案例大赛,汇编优秀案例集供全院师生学习。这些案例结合商科特点,融入文化自信与社会责任主题,通过教学研讨和展示活动推广,被多所高校借鉴。学院依托电子商务、国际商务和信用管理等领航专业,积极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在“SSPU经管之声”“VOEC SSPU”等平台推出教学内容,获广泛关注。领航课程帮扶毕节职业技术学院,助力区域发展。
3.学生责任意识与专业能力不断提升。学院通过系统化设计,将思政元素融入学生教育教学,确保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有机结合,不断提升育人实效。近三年学院学生获国家级A类竞赛奖项位列学校前列,包括世界技能大赛金奖2项。2023年起,近200名学生参与“电子商务师”“物流服务师”等职业资格考试,超200人次获“1+X”技能证书,凸显课程思政与职业能力培养的协同效应,彰显“懂国情、通专业、重责任”的育人成效。